在“慢”下来的那几年,凯华先后聘请精益生产管理和价值工程项目方面的专家,从生产全流程到研发设计进行全面诊断。梁正华还动员全体员工,参与找出企业存在的“九大浪费”,分别对应企业在研发、品控、制造、供应链、研发项目等方面的短板,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创造价值最大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不产钢材、不产塑料、基础为零的黄岩,几代模具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个行业的传奇。
梁正华小时候放牛,牛跑丢了要挨揍。老家的山海拔500米高,让他明白均匀呼吸、控制节奏的道理,有时候慢就是快。
梁正华是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凯华模具,也是黄岩模具企业从小到大再到强的一个缩影。
与蜜橘同样声名显赫的,是台州市黄岩区的模具产业,其在技术水准、产业规模、市场份额等方面领先全国,为黄岩区赢得了“中国模具之乡”的称誉。
模具企业如何“脱胎换骨”,行业巨变如何悄然发生?记者在蹲点中向代表性人物探寻答案。
从无到有,凯华在该领域拥有200多项国家专利,多款产品获评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2017年,凯华敏锐地嗅到了“轻量化、短周期、低成本”汽车成型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定下了智慧工厂的主调,进行了生产和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改革。
比如,低端模仿多、创新少,一拥而上后剩下一地鸡毛,依赖拼价格、抢订单难以为继……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制造业重镇,扑面而来的是行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气象,去年亿元以上模具企业已有21家,有的年完成订单超10亿元,“草根”已然长成“森林”。
如今,凯华已成为国内大型注塑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注塑模具企业之一,被评为国家级专精新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隐形冠军”、台州市“未来工厂”试点企业等。
2000年,梁正华创立凯华,专注于大型注塑模具,也实现了第一个职业梦想——当总经理。
公司起步阶段十分稳健。2004年,凯华模具出现在德国专业展会上,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模具行业的崛起。凯华专注大型注塑模具,这也是黄岩模具的最主要产品形态,赛道拥挤、竞争激烈。
出生于黄岩山村,求学于浙江大学,成长于黄岩重型模具厂,创业于世纪曙光时,人生的每个阶段,梁正华都有着极强的目标感。
从牙刷、垃圾桶、小家电,到飞机、动车组、航天器……这些或贴近生活或高端无比的产品,都离不开一种东西——模具。
千年永宁江,犹如一条绿色的玉带,流经浙江黄岩的心脏,汇入东海碧波。澄江如练,滋润两岸瓜果飘香,驰名中外的黄岩蜜橘,成为无数人的美食记忆和乡愁味道。
模具,号称“工业之母”,制造业的效率高低,全赖于这一个个模子的水平。模具之于制造业,产业带动比约1:100,即模具产业规模增长1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的增长。
比如,行业舢板多、巨轮少,亿元企业凤毛麟角,被称为长不大的“小老”行业。《新华每日电讯》曾在头版头条报道,10年前(2013年),黄岩模具有从业人员5万多人,行业产值135亿元。即便最好的企业,产值到了1亿元左右,就再也做不上去。
用了15年时间,凯华做到了注塑模具领域的前三——梁正华的第二个梦想就此实现。
可以保证我精神百倍地工作到晚上11点。跑上10公里,梁正华酷爱长跑。”“每天跑步,带着肌肉的兴奋感投入一天的工作,每天早上5点起床,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