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电子科技积极推动湾区联手发展科技创新与大学合作成立产业投资集团

提升大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是产学研结合,让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改善生活,改变未来。产业投资集团挑选科研成果,并对其进行估值、投资、孵化、辅导,让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也以智慧财产权与科研成果出资,成为股东,提升市场化的动力,修补科技成果转化的短板。

增加深港两地创科的合作和交流,形成一个「前研后产」的科技产业生态圈,相信在香港作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前端平台,加上深圳创科产业的生产供应链下,可以更好地推进创新科技专案的孵化。

文:魏明德,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安德资本主席

香港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需要加大力度。美国耗资240亿美元进行阿波罗登月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后,衍生出的产业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要充分利用湾区各城市互补优势,充分发挥大湾区拥有的完整创科产业链——从硬体采购到软体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融资能力,以及巨大市场潜力等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最终与市场需求对接、转化应用于商业生产,将对经济有全方位提振作用。

合作成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产业集团等的合作平台,引进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市场为导向,让企业「下订单」,缩短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

更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多年来,亦有16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实香港的科研实力亦不容忽视,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不少内地知名科网巨头和创科公司都在深圳设立公司,亦有六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有五间大学位列全球前70名,深圳创新科技行业发展蓬勃,有助推动国际深层次科研合作。从硬体采购到软体发展有完整产业链。其中原因在于有完整的创科产业链,香港与海外国家、地区建立了庞大联系网路、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当中涉及电子技术、医学以及生物科技等领域?

据香港大湾区时报报道: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创新驱动、高品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无论是在国际地缘政治,还是「国内国际双回圈」中,创新都扮演至关重要角色。大湾区旨在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即充分发挥粤港澳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