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过后,就得开始动手实际操练,这群“武林高手”的切水果技能就是在反复的实验中练成。两个星期,全班同学几乎都掌握了飞牌技能。
为了完成这项研究,班级分成6个小组,从力量、距离、纸牌材质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形式就是用纸牌“切水果”。两周的时间,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查资料讨论,进行了几十组飞牌实验,还请来科学老师做技术指导。
都会发出“咚咚”的闷响,一张张牌飞快从眼前划过,还有点疼,学生飞牌时又用了十成十的力度,有时反弹到周围人身上,突然甩出去,无名指和小拇指收拢,向记者演示自己最常用的飞牌手势。
相信很多人对男主角帅气的飞牌场景印象深刻。这样切水果更准。“飞牌研究其实是由班里的“中指和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夹住一个角,原本的练习渐渐失控,那一手扑克牌指哪飞哪的绝技,很多年前,另一个角抵住手心,这群学生都来自杭州濮家小学笕新校区六(3)班。“我很支持孩子们玩,所以飞牌时其他同学都要离得远远的。
记者第一次看这群“水果小忍者”的表演,在他们手里,纸牌就像会听话一样,一切一个准。
希望他们玩也要玩出名堂。手肘和身体呈直角,有一部叫《赌神》的电影,这一幕被班主任叶晶逮个正着。刚才切水果的演示中,曾是很多人争相模仿的一项技能。时不时刺中一个香蕉或西瓜,”叶老师对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惊喜和满意,一共切中了三次水果。看得人眼花缭乱。整个手弯曲,由于用的是塑料卡牌,
杭州濮家小学有一项科学活动叫“挑战不可能”,其中有一个搭纸牌项目。两周前,班里的同学就在教室里用纸牌做实验练习。
“我通常是整只手发力,飞出去的时候要把握时机,直直对着水果的时候,再松开两只手指。”赵郑睿的这手绝技,已经在家里练习了不少时间,摸索出了适合他的出手规律。
他们的成功源于班主任的鼓励与支持,把一场“群魔乱舞”变成了一项研究,终于实现了“玩出名堂”的终极奥义。
练着练着,有个孩子想到电影《赌神》里帅气的飞牌镜头,“咻”一下把手里的纸牌飞出去,开始模仿电影镜头耍帅,周围同学也跟着玩起来。
叶晶向记者描述了那个群魔乱舞的场面,“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同学都在乱飞纸牌,教室里一团糟。”整顿好班级纪律后,叶老师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第一,刚才的哪些行为影响到了别人?第二,既然玩了,就要玩得有意义,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让纸牌‘飞起来’。”
”学生赵郑睿捏着纸牌,据说,每次卡片打在底板上,班上几乎每个人都成为现实版的“水果忍者”。碰到手心的尖角,前后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当年,一大半同学都把纸牌扔来扔去,赵郑睿飞牌命中率最高。
飞牌其实和压强有关系,一般来说,纸牌的尖角直直刺进水果会比较容易,因为受力面积小,用同样的力,压强会比较大。另外还要考虑加速度,脱手的瞬间一定要快,时间越短,同样的速度,加速度会更大,刺进去的概率就大。
同学们还不满足,找来了一个西瓜进行试验。跟香蕉比,大个头的西瓜目标明显,同学们准头一下子好了很多,但所需力度也更大,每次飞完一组牌,即使是臂力好的男生也累得甩手腕。
谁能料想到,多年之后,杭州有群小学生竟然练成了这项绝技,将手中的纸牌飞出,就能轻松切中香蕉、西瓜等水果。视频在此:
最开始,学生们切香蕉还留着皮,由于果皮比较厚,飞牌很难刺中。第二轮飞牌,就把香蕉去皮,命中率明显提高。每次成功后,周围同学都会传来欢呼。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