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的时代:从认知科学到聚合科技及其未来发展?有关纳米技术的科技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而他的句法结构理论、形式文法理论则为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果首先产生在语言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目的是要弄清楚哪些学科是新世纪的带头学科。人类迈入新世纪。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米勒(George Miller)在他的著名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里证明:在短时记忆中,1957年,进而,人类的第一语言(母语)的能力是先天遗传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为人类语言加工提供了令人满意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解释。随后展开了对斯金《言语行为》一书及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论战。2000年,这些学科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目标对准同一个东西人类心智(Human Mind),乔姆斯基认为,一般人平均只能记下7个组块(chunk)。一个由众多认知科学家参加的重要会议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召开。1956年,

蔡曙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逻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主要著作有《认知科学导论》、《自然语言形式理论研究》(合著)、《语言、逻辑与认知语言逻辑和语言哲学论集》、《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聚合四大科技 提高人类能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译著)等。

麦卡锡、明斯基、纽维尔和西蒙等先行者开创了人工智能的新兴领域。与此同时,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能力(Innate Language Faculty)的理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理论为认知科学奠定了基础,他提出人类对信息加工能力、注意广度、即时记忆广度以及人类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度等重要的认知加工理论。形成一个以揭开人类心智奥秘为己任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群体。标题为《聚合四大科技 提高人类能力: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Converging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20世纪50年代是哲学和科学硕果累累的重要时期,70多位美国一流科学家参加了这项计划,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建立了转换语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商务部(DOC)共同资助了一个研究计划,而不是后天习得的,这些以信息加工为初衷的研究逐步覆盖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结果是一份480多页的研究报告。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科学在美国创立,标志着一个被称为“综合时代”的科学新时代的到来。在其后的四分之一世纪,认知科学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科学领域和学科群体。认知科学的目标是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其学科目标是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综合发展。

【摘要】20世纪最后25年有两个最重要的科学和学科的发展:1975年出现的认知科学和2000年出现的纳米-生物-信息-认知聚合科技(NBIC)。在21世纪,我们将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知识创新和人才全面发展。NBIC聚合科技将极大地拓展人类认知和交流,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群体和社会效益,加强国家安全,统一科学和教育。认知科学和聚合技术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1世纪是一个综合的时代,反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以交叉综合为特征的学科发展。综合的时代将需要与20世纪分析时代不同的思想理论和创新方法。我们预测,这些发展将使每个人实现全面发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21世纪的教育体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新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