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埠甜瓜种植基地乡村振兴看沂蒙|梅家埠甜瓜“蜜”码

曾几何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场行情的剧烈波动、无序的“内卷”竞争,多少种瓜人或另辟蹊径创新业,或入工厂朝九晚五…,然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浪淘沙之下,一大批爱农业、懂农事的甜瓜“铁粉”沉淀下来,一大群看好农业、情注农耕的新型农民加入进来,他们汇聚在一起,像虔诚的布道者,在发展甜瓜事业上精研细究,风雨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前行。

这几年,亩产突破4000斤,梅家埠街道的甜瓜蓬勃发展,亩均产值25000多元,现有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因皮薄、肉甜、浓香而与新疆哈密瓜相媲美并被称赞为“沂州状元瓜”的梅埠甜瓜早已享誉神州内外,畅销大江南北。

鲁网4月20日讯(记者 时瑞雪 通讯员 赵太国)四月的沂蒙大地大地生机勃发,在临沂市河东区梅家埠小墩村甜瓜种植基地,人们正在忙着将甜瓜装箱、封箱,准备装车外运。在御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会客厅,董事长杨大金正在与前来采购甜瓜的三家大型商超负责人进行洽谈。在通往小庄子村解守步的家庭农场的路上,前来采摘甜瓜的车辆排起了长龙。在盛安村甜瓜种植户武可堂的大棚里,他正拿着卡尺对今年新引进的品种甜瓜进行测量分析。

品质决定发展前景,梅家埠街道多年来坚持对引进的新品种先试种再择优推荐给瓜农种植。积极引导瓜农进行绿色生产,将传统的栽培技术与设施栽培、生物反应堆、无土栽培、脱毒育苗、吊架栽培等一系列新优技术传承融合在一起。指导采取秸秆还田、选用豆粕、土杂肥等方式增施有机肥,使用水肥一体、微水精准滴灌,延长光照时间、调整昼夜温差等,确保了甜瓜品质越来越好。

“我们家种甜瓜已经30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种了2亩多点,就是为了维持生活,现在种甜瓜,可不一样了…”作为父子两代一直种植甜瓜的解守步,说起甜瓜来,侃侃而谈。

“感谢大家选举我担任会长,我一定尽职尽责,给各位会员服务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在新一届甜瓜协会换届会议上,新当选的会长杨大金郑重表态。

“我们街道每年开展的那个田间课堂、外出学习,确实不孬,我原来种瓜的时候,一些管理的习惯还真是不对的,现在改了以后,结成的瓜,确实不一样。今年村里集中流转了部分适合种甜瓜的土地,我又承包了5亩土地”。“喂,您就尽管放心吧,您在微信群里发的那些注意事项,我都看到了,已经做了准备哈”,正在跟记者聊天的时候,一个打进来的电话打断了种植户刘金瑞的话语。原来是这几天天气将要降温,因为不放心老刘等几户,街道的甜瓜技术顾问李明华又逐一打电话专门叮嘱了一番。

编者按:乡村振兴路上,有一批人,他们奉献自己的智慧,为沂蒙大地织牢一张张致富的网,加快乡村振兴的“临沂实践”,构建新发展格局。由临沂市委网信办指导,鲁网临沂原创的“乡村振兴看沂蒙”系列报道,以第一视角走进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奋斗者们,讲述、传播他们在乡村振兴战役中的磅礴力量。